走过瓮城心平静了许多,迈入东门,啊!进关了!耳边好像响起“山海關是个好地方,南去八里临渤海,鲜活的虾蟹鱼满仓,北行八里是燕山,时令水果满山岗……”那是我小时候唱的儿歌。
踏上长城居高临下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片和平的景象,周围都是各地的游客,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
西边的鼓楼还是那么雄伟壮丽,里面的那座大钟还有人撞吗?据说当年在海上也有一座相同的大钟,若是敌人从海上侵犯,海上的士兵就撞击大钟,几乎同时鼓楼的大钟就响了,守城的将士就知道有敌人来了。这个奥秘我是在上了中学以后才弄明白的。好聪明的古人!我向你们顶礼膜拜。
转过身看见了那熟识的“天下第一關”匾额。那个“下”字还是那么坦然的面对着八方游客。小时候听大人说当年写匾额的人喝醉了,“下”字的一点忘写了,当发现时匾额已经挂上城门了,后来是一位将军把沾了墨汁的毛笔用箭射在“下”字“点”的地方,才有了人们看见的“天下第一關”几个大字。
山海关历史悠久,坊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有“姜女庙”为证;还有“趴头望海”的传说,据老人讲,在第一关附近的一个院子里有一个不大的地方,面对着渤海,你站在那里看不见海,但是当你趴在地上就能看见海了,真是神奇莫测。后来在那里盖了房子,即使再趴在地上也看不见海了,短视!短视!短视!。
烈日当头口焦舌燥,能喝上一瓶“长城牌山海关汽水”那就是久旱逢甘霖哇。我在城墙根下花六元钱买了两瓶长城牌山海关汽水,一口下去,口感清冽,痛快,爽。你可别小看这瓶汽水,他可是有107年历史了哇,汽水瓶上醒目的写着1912年哪,那是有典故的呀。
喝着汽水我又想起来小时候城里人家家户户都是买水吃,家里的水快用光了,一听到bangbang卖水车的梆子声,就拿出买好的水牌(竹子做的)招呼着,一块水牌买两桶水。我家五舅就住在城内西水门旁,他家都是到城外城墙根旁边的井(离他家很近)打水吃,家里有水井是用来浇菜园子的。为什么?因为城内的井水都是咸的,城外的井水是甜的。为什么?说不清楚。现在好了,城内安装了自来水,不用再买井水了,bangbang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领队一直告诉我们山海关四条的包子好吃,说的没错,肥而不腻。好吃的还有回记糕点,山海关切糕,长城饽锣饼,冰果,冰糖葫芦…。
若是让老山海关人说起山海关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那可是没完没了啊,遗憾的是我早早的就离开山海关了,在外面漂泊多年,很多故事渐渐的模糊、忘却了,记住的也是一知半解。
从秦至明万里长城的兴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今天,在经历了五六百年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第一关,呈现的是一片祥和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现在长城早以失去初建时的防御功能,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了解历史的旅游胜地了。十一期间大家都看过大阅兵吧?,那就不用我说什么了。
夕阳照在万里长城上,余晖中的你依然是那么的庄严、肃穆、壮观、美丽。